媒體報導
加入好友
老爸「有聽沒有懂」? 挽救聽力要趁早
資料來源:UDN 聯合新聞網

 

 

老媽的碎碎念,有聽沒有懂,老爸需要聽力檢測嗎?

小叮嚀:聽力40-70分貝,助聽器輔助效果最佳 。

家裡電視越來越大聲,手機或電話聽筒那端的老爸提高分貝:「喂、喂,什麼?你說什麼?」不用懷疑,老爸的聽力已經退化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余萬年說,聽力退化原因大致分為兩類:血液循環不好造成的,可服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;若是工作環境吵雜,聽力長期損傷,最好離開或縮短停留在該環境的時間,防持續惡化。

「聽覺神經一旦退化、損傷,聽力就回不來了。」服藥只能治標,無法治癒退化和受損的聽力神經,余萬年建議,平時避免長時間待在高分貝噪音環境,多喝水促進血液循環,服用可以保養人體神經的維他命B群。

發覺聽力衰退,應盡速檢測剩餘聽力,並考慮配戴助聽器。余萬年說,聽力在40分貝到70分貝之間,助聽器的輔助效果最佳,很多長輩不願配戴,聽不清楚就算了,任由聽力退化,聽不清楚會影響人際溝通;外出散步聽不見車輛行駛聲音,十分危險。為維護生活品質,應持續追蹤檢查和接受治療,減緩聽力退化程度。

★出門忘東忘西,老爸是健忘還是失智前兆?

小叮嚀:用閱讀強迫大腦工作,用筆記改善健忘。

「健忘不一定是失智,失智一定會健忘。」秀傳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副部長蔡宗勳說,時空概念變差,忘了東西放哪裡,懷疑別人偷走或藏起來,就要注意長輩可能開始失智。

現代醫學進步,找出導致失智的原因,訂出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,民眾到台灣失智症協會做線上檢測,「有兩個以上的項目符合,應接受進一步檢查。」葉宗勳說。

電腦斷層掃描、血液和腦波檢查,都是了解大腦功能是否走下坡的科學方法。若血液檢查顯示營養不良,可經由補充維生素B12保護腦細胞,綠色蔬果和堅果等抗氧化食物,也對維護腦細胞健康有幫助。

葉宗勳表示,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是預防失智的不二法門,設定目標有系統的閱讀書籍,特別是深度閱讀,吸收知識並加以記憶、思考,等於強迫大腦細胞「工作」,常用腦子較不容易失智。至於生活裡的瑣事不必占用大腦空間強記,寫在筆記本,彌補健忘的毛病即可。

★廁所進出不停,老爸的攝護腺該看醫師了嗎?

小叮嚀:配合服藥,八成不必開刀。

頻尿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之一,不過最讓年長男性困擾的是夜尿,每到冬季,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總會增多,主訴症狀一律是半夜起床尿尿好幾次,不但沒睡好,從暖和被窩鑽進鑽出,都快感冒了。

「攝護腺肥大不是疾病,而是老化的一項徵兆。」秀傳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兆智說,醫界稱之良性攝護腺肥大,通常發生在50歲以上的男性,原因迄今不明。研究發現,肥大的攝護腺壓迫膀胱,使得膀胱變肥厚,加倍用力解小便,時日一久膀胱逐漸無力,不自主收縮,出現頻尿和夜尿的情形。

改善攝護腺肥大有兩種方法,目前有效而快速的治療是手術。傳統手術使用電刀經由內視鏡進入尿道刮除攝護腺,健保有給付,住院2到3天即可痊癒;另一種手術是雷射汽化,健保不給付。陳兆智表示,幸好僅兩成年長男性需要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,另外八成可服藥改善。至於藥要吃多久才會好?答案是老化不會停止,「活多久,藥就吃多久。」

★沙發坐久了,老爸起身變得困難嗎?

小叮嚀:應每半年一次檢測骨質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任林仲哲指出,從坐姿或蹲姿站起來有點吃力,若非受傷,很可能是骨質老化的警訊,應每半年一次檢測骨質,並展開搶救骨本大作戰。

年長者的骨刺多長在腰椎、膝蓋,俗稱退化性關節炎,多數長輩的退化性關節炎發生原因只是單純的身體組織老化,林仲哲建議,不妨多用點心思,以餐廳桌椅高度為標準,在沙發上放厚墊,廁所加裝障礙扶手,讓長輩站起來時,減少腰椎和膝蓋的用力,以免骨刺更嚴重。

林仲哲說,天生體質結構的差異,使得男性骨質疏鬆等骨頭衰老症狀比女性晚10到15年發生,骨質疏鬆被稱為「無聲無息的殺手」,很多熟齡老爸跌倒才知「骨頭酥掉了」。

林仲哲說,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是服藥減輕不適感,必要時換置人工關節。骨質疏鬆保健之道除了吃鈣片、吃海帶、小魚乾,最重要的是每天步行30分鐘,沒力氣一次走半小時,可以「分期付款」,上午15到20分鐘,傍晚15到10分鐘,運動時別怕日曬,肩膀、雙臂、雙腿曬太陽能使身體製造維生素D3增強骨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