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好友
「衛教資訊」預防聽損 如何保養聽力?

 

 
人類耳朵由外耳、中耳及內耳所構成。聲音由外耳收集,振動耳膜後經由中耳的三個聽小骨傳入內耳,由內耳耳蝸的聽覺毛細胞接收聲波刺激後,將聲波轉換成電流,再經由聽神經將電流傳入腦部,進而產生聽覺。聲音的強度以分貝(decibel, dB)計算,在我們的周遭環境中,低聲說話的分貝數約為30-40分貝,一般說話的分貝數約為60-70分貝,吸塵器的分貝數約為80分貝,噴射機起飛的分貝數約為120分貝,再更大的聲音刺激,則會刺激耳朵產生痛覺。
 
臨床上,聽力損失則可分為「傳音型聽損」、「感音型聽損」及「混合型聽損」等三類:「傳音型聽損」由外耳及中耳的病變所致,「感音型聽損」由內耳及聽神經的病變所致,「混合型聽損」的病變位置則同時包含上述二者的病變。無論哪一類聽損,是否應使用助聽器,須根據病人的聽力損失程度來決定:
  • 正常聽力:成人可聽到的最小聲音 (即聽力閾值) 應小於25分貝
  • 輕度聽損: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26-40分貝,此時細聲交談困難,若工作上需靈敏的聽力,如須,當面與人交談,聽電話,經常開會或從事音樂表演等,可考慮使用助聽器,延緩聽力退化。
  • 中度聽損: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41-70分貝,此時一般交談困難,必須使用助聽器,延緩聽力退化。
  • 重度聽損: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71-90分貝,此時大聲交談困難,務必使用助聽器,延緩聽力退化。
  • 極重度聽損:可聽到的最小聲音大於91分貝,此時已無法正常交談,務必使用助聽器。
 
如前所述,不論是外耳、中耳或內耳的病變,都可能導致聽力損失,所以日常聽力保養上,應分別注意下列事項:
1. 外耳部分:
(1) 勿亂掏耳朵,耳垢具有保護作用,可避免耳朵感染,一般情形下無須特別清理。若形成耳垢栓塞,則可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清理耳垢。
(2) 游泳時應使用防水耳塞,若有水進入外耳道內,可使耳孔朝下,按壓耳孔前方之耳珠(tragus),使外耳道積水流出。
(3) 外耳道常因外傷或進水,導致感染、發炎或疼痛等情形,此時應及早就醫。
 
2. 中耳部分
(1) 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易併發急性中耳炎及積液性中耳炎,應密切觀察,若中耳積液經2-3個月未退,應考慮裝置中耳通氣管,以免積液過久影響聽力及學習。
(2) 成人慢性中耳炎常合併耳膜穿孔,感冒或耳道進水時易引起發炎及流膿,反覆發炎將導致聽力惡化、甚至眩暈,可在未發炎時儘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,以免反覆感染。
 
3. 內耳部分
(1) 老年性聽損是已開發國家中聽力障礙最常見的原因,目前已知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等,會加速老年性聽損的發生。弄外,抽菸也會導致血管收縮,影響血液循環,進而影響聽力,宜戒菸。
(2) 噪音性聽損是僅次於老化之外,人類聽損第二常見的原因,但可以適當方式預防。亦即,日常生活應避免經常進出高噪音場所,進出高噪音場所時,應確實配戴防護用具(如耳塞、耳罩),以減少噪音傷害。應遠離正在操作且發出巨大音量的機器,並減少暴露在噪音作業下的時間。同時,亦應藉由改善工廠的作業環境,來降低噪音或隔絕噪音。
 
聽覺是人類與外界環境溝通的橋樑。平常宜注意聽力保養,避免感染、外傷及噪音暴露,維持規律正常的生活作息,並定期接受聽力檢查,以預防聽力損失,以及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 
 
資料來源: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
 
 

 

「衛教資訊」談老年聽力退化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「衛教知識」聽力損失的種類